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用好雨花英烈红色资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8-28    浏览次数:

2024-08-12来源:学习时报

5月31日,“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召开,会议由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南京中共党史学会、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党史党建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展开研讨。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的典范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从小就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周恩来最早研究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文章,很多是以文言文写作。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更为精深,从现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文稿来看,仅其间的称呼、谦词、书信用语就无不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1943年,党中央在关于共产国际主席团提前解散共产国际的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并进一步强调当时正在开展的反对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党八股的斗争,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中国实际、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雨花英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雨花英烈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典范。大部分雨花英烈都曾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以自己的实践和行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雨花英烈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源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民族、为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雨花英烈面对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始终坚守革命信仰,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其二,雨花英烈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到革命文化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包括革命文化,还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和改革创新文化。雨花英烈在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发展和塑造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方面的作用堪称典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上,要继续深化和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连接起来,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深入研究蕴藏在英烈精神背后的支撑力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张宏志认为,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他们成长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中,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而为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打下坚实基础。自我们党成立之日起,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就深深烙印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与血脉中。这一政治品格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

雨花英烈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成为他们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的逻辑起点。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下大同”思想的理论说明和形象表述,共同表达出中华民族对平等、互助、和谐之生活状态的美好憧憬,这是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雨花英烈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这是雨花英烈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的实践要求。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担当思想,如弘扬道义、恪守责任等等。正是这种以身许国的责任意识,激励恽代英、陈原道等雨花英烈投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并为其奉献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身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转化为献身革命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雨花英烈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是雨花英烈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的价值追求。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雨花英烈家国情怀丹书可鉴,正是在上下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难历程中,雨花英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由朴素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雨花英烈具有无畏的牺牲精神,是雨花英烈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质。中国传统文化承认人的生命的重要性,认为人要学会珍惜自我之生命,不要不顾生命而故意犯险。同时也指出,人的道德属性比肉体生命的地位更高,维护人的道德尊严与价值,是衡量人的重要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节观与共产党人为人类解放事业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融为一体。雨花英烈选择了革命道路,意味着选择了牺牲,他们用生命诠释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雨花英烈以远大的政治抱负、强烈的担当意识、浓厚的家国情怀、无畏的牺牲精神铸就了伟大斗争精神,必将激励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继续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炳林认为,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雨花英烈大多家庭条件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信念而奋斗。他们始终心向劳苦大众,毅然选择危险、清贫的革命生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惜慷慨赴死,为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理想以“天下为公”作内核,代表着中华儿女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这种理想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新文化成为鼓舞雨花英烈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雨花英烈的行动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雨花英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人格,这是对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的现代诠释。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中有丰富的民本思想,具有“修身齐家”的道德追求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是雨花英烈精神形成的深厚文化沃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为正义事业牺牲个人利益被视为高尚的道德品质,雨花英烈正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生命也要保全仁德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维护正义、崇高理想而敢于牺牲。在雨花台抛洒热血的革命英烈,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品格,彰显了共产党人强大的人格力量,是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源泉。

雨花英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之源。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原校党委副书记何云庵认为,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体现着“修齐治平”的君子品格,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抱负和担当意识。具体而言,雨花英烈从家国情怀出发,是勇于投身革命的忧国者、爱国者。

自古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勇于担当,使中华文明历经劫难而绵延不衰,雨花英烈以革命斗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整体来看,他们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构成兼具中学与西学。大革命失败后,他们勇敢地参与到与反动派的残酷斗争中,大义凛然地面对酷刑与死亡。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主动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斗争逆境中,他们勇于牺牲、敢于牺牲。雨花英烈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不仅表现为“牺牲”二字,还表现为对救国的思考以及为此作出的努力。他们为寻求救国之道,创办大量革命刊物。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他们对生命无比敬畏与尊重。当同胞的生命、国家的命运面临危险时,雨花英烈毅然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践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理想。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应树立继承与弘扬心怀天下、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要学习雨花英烈心怀天下、心系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时代使命;要发扬雨花英烈追求崇高理想信念,增强集体意识,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要以雨花英烈为榜样,秉持“家国一体”的理念,将个人命运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金龙认为,雨花英烈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贡献。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雨花英烈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成为雨花英烈修身、行为的基本准则。雨花英烈倡导学习、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施滉在谈及清华学校课程改革时提出,每天要有“强迫研究中文”时间,要学习经、史、子、集方面的知识,既强调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阐明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者。近代东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雨花英烈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既充分肯定其历史价值,也批判其间存在的糟粕。恽代英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持辩证、客观的态度,一方面充分肯定其价值,明确反对新文化运动中全盘否定孔子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主张对孔子及儒家思想中合乎真理的部分加以继承,不能一概抛弃。另一方面,又尖锐批评其存在的局限性,对天朝大国的心理、传统小农式的幸福观持否定态度。

雨花英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这些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为雨花英烈所践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雨花英烈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雨花英烈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舍私为公的集体意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群体本位的思想。他们继承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着经世致用的中国古代治学传统,抱持着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为实现理想社会而不懈奋斗。

雨花英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阐释和践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雨花英烈价值观的塑造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博导,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虎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内核”,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塑造了雨花英烈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相契合,这种契合性为二者在实践中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提供思想前提和文化基础。在传统文化中浸润成长的雨花英烈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见之可亲、闻之可喜,为他们形成科学世界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相通相应、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雨花英烈的世界观,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人生观的基因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品质相契合,这种契合性为二者在实践中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提供了精神基因和价值内核。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品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共鸣共通、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雨花英烈的人生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根,马克思主义育魂,根和魂相宜相合,造就了雨花英烈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血脉,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禀赋和文化基因的人生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思想基础。雨花英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深受中华传统道德规范的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这种契合性为二者在实践中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提供了文化根基和思想依据。在革命实践中,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相通相融、相成相济,对雨花英烈发挥出价值引领、伦理导航的根柢性作用,共同塑造了雨花英烈的价值观。

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会长,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跃认为,孝义观、修身观、生死观、历史观、民本观是中国民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雨花英烈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充分体现出雨花英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观”的传承与超越。

一是对孝义观的传承与超越。孝的观念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地位。雨花英烈注重以家庭为基础的孝道家风,但雨花英烈并不简单地认同传统忠孝观。雨花英烈以人间正道慰父母为“孝”、以民族大义为“义”,由此得以超越普通亲情,将对家人的亲情升华到对劳苦大众的爱,心甘情愿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二是对修身观的传承与超越。将自身道德修炼与“家”“国”紧密相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之一。雨花英烈在成长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将个人道德修炼升华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代表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三是对生死观的传承与超越。雨花英烈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丈夫气节基础上,充分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现出对生死的坦然无畏和对信仰的纯粹坚定。他们把人民和民族利益作为衡量生与死的价值标准,普遍认为共产党人政治生命要比肉体生命更为宝贵,坚信牺牲必定会换来光明。四是对历史观的传承与超越。顺势而为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雨花英烈主要从事白区斗争、地下斗争、隐蔽战线斗争,更加重视“时”“理”“势”的运用。特别是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后,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把握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观的传承与超越。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政治道德观念。雨花英烈精神中的“为民”思想,不仅继承了古代朴素民本思想的精华,也包括了近代国人“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理念的彰显。雨花英烈“以大多数人之幸福为最终目的”,勇于扛起建设“新世界”的时代责任。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陆永胜认为,雨花英烈精神内涵包括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其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雨花英烈精神中民族精神与现代价值观融合的部分与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相契合,其具体内涵中展现着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成为中华文明五个特性的注脚。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展现,一方面体现在雨花英烈对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与“救国救民”的价值理念深深契合中华文明绵延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民族自强精神与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其崇高理想信念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斗争到底的决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创新与升华。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重要展现,雨花英烈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牺牲和奉献,不局限于特定的个人、阶层或群体,强调的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原则,他们追求的理想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基于自愿、自觉的奉献和牺牲。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重要展现。雨花英烈的牺牲奉献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实现国家的繁荣、维护民族的尊严,这充分渗透着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内涵。雨花忠魂镌刻的是“牺牲”二字,书写的是舍“小我”铸“大我”的人生答卷,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努力。雨花英烈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重要展现,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世界大同、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其蕴含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中“合一”的智慧,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基石,同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雨花英烈精神凸显的新文明观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重要展现,雨花英烈精神内涵的牺牲奉献是对社会进步与变革的推动,是对传统文明的创新性回应,彰显了共产党人争取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赤诚之心,其所凸显的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为核心的文明观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性特性的具体阐释。

Copyright :金沙8888js官方 - 金沙9001cc诚为本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